Table of Contents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话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脏腑机能的活动,都要依靠气。我们说的“气”同大自然界的气不同,与中医说的“真气”是一致的。真气是什么?《黄帝内经·素问》中说“真气者,经气也”。《黄帝内经·灵枢》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种“气”在体内运行周身,成为人体生命的原动力,也可以发于体外作用于他人,成为治病的一种手段。根据它分布在脏器的部位和不同功能,因而有不同名称。气在阳叫阳气,气在阴叫阴气,在脾叫脾气,在经络内叫营气,在经络外叫卫气,在中焦叫中气,在上焦叫宗气,在下焦叫元气。在一些中医医学文献中,还有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以及大肠气、小肠气等。其实,这些名称只是活动功能和生理现象的局部反映。如果就生成与作用来说,只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4种。
元气就是真气,承受于天,随着生命而来,是由“元精”化生,所以名之为“元气”,藏之于肾,依赖后天之精气不断滋养,才能发挥其作用。元气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通过经络运行于人体全身,五脏六腑得到元气的推动激发,从而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活动。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都源于元气。因此,元气充足,脏腑功能就强健,身体就健康。如果先天不足,或者久病而损伤元气,则身体衰弱,也容易患染其它疾病。所以,医家以培养元气为治病之本。
“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的氧气和由脾胃消化产生的水谷的精微结合而成的。它形成于肺而聚之于胸,且有帮助肺脏进行呼吸和贯通心脉以行营血的作用。因此,呼吸声音的强弱,血气的运行,肢体的活动能力,都与宗气有关。宗气不足,则可以引起血脉凝滞的病变。《灵枢·客邪篇》云: “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又《灵枢·制节真邪论》云:“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营气”是脾胃转输于肺中的精微物质,它进入脉道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随血液运行于周身。它的功能除了化生血液外,还有营养全身的作用。
“卫气”是肾中阳气所化生,出自下焦,滋养于中焦,升发于上焦。卫气在发挥其功能时,必须依靠中焦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之气。卫气和营气一样,皆生于水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虽然行于脉外,却敷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皮毛,都有一种温暖和保卫的作用,是阳气的一部分,能使毛孔开合抵抗外邪。所以,《灵枢·本脏篇》说: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胰理,司开合者也”。卫气虚则易汗易感冒。
在了解什么是气和气的作用后,就容易了解什么是气功了。气功是充分调动人体的本能力量并同疾病、衰老作斗争的一种方法。
根据生理解剖学观察,人体内具有巨大的潜力,如果能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锻炼,人的健康活动可以延至150岁到200岁右右。人的身体是由无数细胞构成,身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这些现象都是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逐渐演变的结果,而细胞新陈代谢的动力就是“气”。先天的真气结合后天的宗气,沿着一定的路线有节律地充养全身。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节,精气损伤,使真气运行的轨道发生故障,身体逐渐衰弱下去,病魔便乘虚而入,因而未老先衰,甚至夭折。气功就是根据生命形成、生长的规律,恢复元气的运行,充分发挥机体内在活力,修复自我建设的本能,达到祛病延年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