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功是养生之道,散见于中国的经史子集中,几千年来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辉煌灿烂。
早在《尚书》上就有舜告诉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的记载。有了这种化私为公的思想,能培养出中和之气,参赞天地之化育。“精一执中”就成了儒门的养生真谛,也可以说是养气功的真谛。
儒曰:“精一执中”;道曰:“抱一守中”。东汉时代传入中国的佛教,以“坐禅”、“止观”、“由假入空”、“明心见性”为依归,法虽不同,其理则一。所以孔子告诉曾子:“吾道一以贯之”。老子《道德经》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又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庄子·庚桑楚篇》引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列子·天瑞篇》云:“其在婴儿,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莫衰焉。”《鬼谷子·阴符篇》云:“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
道家解释这个“一”字,语多隐晦,一般人不易领会。《高子遗书》曰: “静坐唯有口诀,收拾全副精神,只在‘一’处‘主一’二字最尽。一者功夫”。曾子解释一字,为“忠恕”之道。意思是说,待人处事要一本忠诚,尽心竭力干本职工作;朋友求我办事,要认真帮忙,不敷衍塞责,这就是“忠”;“恕”,是能原谅人,对人不求全责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替别人着想,少为自己打算。这是孔子教人处事为人之方,也就是儒家修养之道。
箕子“洪范九畴”与文王“周易”极生克制化之机理,与阴阳消长、动静相生之变通,具体说明对立统一原理与进步发展之形势。养生者能掌握其动静之机,则可以强健身心,推迟衰老进程。故《黄帝内经》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养生不能离开养气,儒家讲养气,道家讲炼气,释家讲坐禅,都是在“气”字上下功夫。《内经》说: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孟子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见《孟子·公孙丑篇》)。《难经》说:“气者生人之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沿及后代《抱朴子》、《淮南子》、张仲景、孙思邈,以及唐宋大儒都在养气上下功夫,为修身养性之大道。
孔子讲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始于诚意正心,终于无声无臭。孔子教人以大学之道,首言:“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继承尧舜十六字之心传,深知“道心惟微”,一个人的天良容易为人欲之私所侵扰,世俗之事所牵扯,就好象明镜为灰尘蒙蔽一样,失去了固有的光明,所以孔子特别提出“在明明德”。宋·朱熹注解:“明德者,人之所以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秉所拘,物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这正如释家所云: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教有尘埃。”
孔子进一步谈到进修的步骤:“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同时,他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了不同的修养科目。他告诉颜回“克己复礼。”又叮嘱他: “非礼毋视,非礼毋听,非礼毋言,非礼毋动。”平素里在视听言动各方面下功夫,才养成他“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用之则行,舍之则芷”安贫乐道的高尚品德。他告诉子路:“修己以敬”。子路当时理解不够,孔子又引申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说明修身养性,是以诚敬为主。诚意正心是敬的内涵,所以子张问行,孔子也告诉他: “言忠信,行笃敬。”称郑国大夫子产有君子之道四,也以敬字为首。称齐国宰相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教之。
孔子还告诉学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是行正道的好人,做事为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胸怀坦荡,理得心安;专谋利禄的小人,未得患得,既得患失,心中总不平安。历史上每个时代,炎黄子孙都会出现一些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可歌可泣的事迹,文天祥的正气歌,岳武穆的满江红,蔺相如之完壁归赵,申包胥之哭秦庭,不胜枚举。小人则唯利是图,卖国卖友,杀妻烹子,只要对个人有利,则无所不为,这种人是既修不成身,也养不成性的。
孔子说养生之道,天人和而为一。《中庸》第一篇首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意思是:顺着气血的正常轨道运行,就是养生之道,不要加人为之勉强。他并强调: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申论》养气养生之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故其效验如此,”此养气之深切,至人之所能,诚明之体现,非浅学者所能明。
孟子得道统之真传,发挥养气之大义,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叫浩然之气呢?他解释: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这个气怎样形成呢?“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一个人每天的行为,一定要合乎真理合乎道德,否则气会消瘦下去,不能发挥作用,他又说“是集义所生也,非义袭而取之也”,一个人一定要尽做好事,才能产生理直气壮的浩然之气,只做一两件好事沽名钓誉是不会产生浩然之气。“气以直养而无害”,还要待人正直,见到不合理的事就说,不能搞阴谋诡计,当面不说背地里说,“持其志,勿暴其气”,又要有涵养,不能随便发脾气。这些名言都是养气养生之重要诚命。这与老子、庄子之修养也基本相同。孟子还告诉人们养气的方法是:“求放心”,在做气功的时候,要精力集中,精神外驰立刻收回;“不动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勿助长”,顺其自然,不加人为之勉强。这才能收强健身心之效果。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昔陶唐之始,阴多滞厌而甚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阙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里不但说气功早在尧帝时已有,而且具体的说了用动静兼修的方法进行导引以培育真气,驱逐邪气。
唐代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元代医师邹铉,发展了宋代医师陈直的《养老寿亲书》,编写了《寿亲养老新书》,书中对于养气的含意说得比较具体了。书中说: “安乐之道唯善保养者得之。”太乙真人曰:“一者少言语养真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节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住,养气全神,可得真道。”这里告诉我们养气不单是调息导引,而且要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养气。“人由气生”,把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说到了极点,接着告诉人们只有下功夫才能得到养气的方法,得到养气的真谛,就能祛病延年。
儒家养气之功,隐现于医林宝典中。《黄帝内经》借重于黄帝威望,假托黄帝与歧伯之问答,实际是汉代大儒关心人民疾患,搜集春秋战国时之养生良方、医病论述整理出来的集腋成裘之瑰宝。《内经》多少篇章,都贯穿着养气之理论。《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谈到养生之道、健康长寿之方说:善养生者,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讲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养生家不同的修养,都不外乎适应四时阴阳之变化,养精、养气、养神的天人合一之学。
《(内经·)四气调神论》篇是谈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候变化与五脏之关系,顺之则生,逆之则疾患作,乃至于病死。告诉人们要注意起居生活上的修养。
《(内经·)生气通天论》篇,阐述人体之阳气与大自然阴阳五行之气相贯通。人之有生,受气于天,故通乎天者乃生之本。篇中论述了阴阳对立统一的道理,总结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论点。其他各篇都贯穿着一个气字,还明确指出:“吸天阳以养气,饮地阴以养血。”告诉人们善养生者在“修养”上多下功夫。
《(内经·)金匮真言篇》,论述了四时气候与五脏的关系。阐明了人之五脏,上应五行,配合五方、五音,五味等。五脏与四时各有收受的理论,古人认为四时、五脏、阴阳是至真不易之言,非常珍贵,必须藏之金匮。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传。
《(内经·)阴阳离合篇》谈的是,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万千,离不开一阴一阳,人身体上的经络,虽有太、少、阳明厥阴之离,但合之总属于一阴一阳之所化,离则有三,合则为一,天人合一整体治疗。
总括以上论述,说明古代得道人的养生方法是:顺应天时,掌握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精神上的修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有这样的修养,还须注意防止外邪之侵袭,虚邪贼风,避之以时,故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著作汗牛充栋,后学者都得其一体,肢解传授,门派各殊,各是其是,各非其非,而皆不外乎调息、调身、调心之方法。学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稀如麟角,甚至欺世盗名误人误已,故弄虚玄使人不解。我以患病求医,旁收博采,又遇良师,略识养生之门径,未惑于旁门左道之邪流;信古而不泥古,承袭前人的养生大道,并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实践体会,整理出一套养生的理论和功法,取名为“养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