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功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论及天人合一的论点,以“经络论”、“气化论”为依据,通过调整呼吸,肢体导引,通利关节,调补脏腑,舒筋强骨,循经按摩,其共同的益效是使经络畅通,气血得以调和,阴阳得以平衡,真气充盈,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练养气功不但要会功法,而且要修功德。要大公无私,待人处事要一本忠诚,尽心竭力干本职工作,不为己争名利,只为人民谋利,委屈求全,正心修身,颐养浩然之气。这样从心理上创造治病强身的前提。
下面分别叙述养气功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机理:
肝居右肋下,其经脉起于足大趾端外侧之大敦穴,上行循腿内侧,直至胸腔第6肋间期门穴。肝胆相为表里。其作用为在体合筋,开窍于目。
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鉴于各种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血流量。所以王冰注《内经》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如果肝有病,则失藏血的功能,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同时也会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如肝血不足,常见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月经闭而不行的症状。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具有舒展、升发的生理功能,它与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节有密切关系。例如:人的精神乐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舒畅,升降有序,气血和平;如果肝气抑郁,闷闷不乐,多疑善虑,咽中作梗,甚至沉闷欲哭,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男子就会发生肝病。肝气过于亢备,则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症。
在气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则直接影响到气血的畅通。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如肝气郁结,则血流不畅,势必影响到肝藏血的基本功能,从而出现胸胁刺痛,月经不调;甚则血结成块而为症瘕,或月经闭而不行。如暴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行,可以出现面红、目赤、呕血、衄血等症状。所以孟子谈到养气时说:“持其志,勿暴其气。”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通利水液的作用。气机不畅,气滞水停,常致小便不利,水液停留,而成水肿、腹水等症。
在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是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升降;另外还与胆汁的分泌有关,所以肝气郁结的患者,常见胃气不降之呃逆与脾气不升之腹泄疾患。
肝主筋。《素问·痿论篇》说: “肝主身之筋膜”。筋膜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之所以能主筋膜,主要由于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只有肝血充盈,使筋膜得到濡养而维持正常的运动。若肝气不足,不能养筋,则会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甚则屈伸不利。若热邪劫伤津血,血不营筋,而见四胜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称为“肝风内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爪为筋之余”,肝血足,则筋强力壮,指甲坚韧。肝血虚,则筋无力,指甲薄而软,甚至塌陷易脆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其经络上系于目。《灵枢·脉度篇》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这说明目之所以能发挥其视觉功能,都是渊源于肝经气血之濡养。所以说“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则夜盲或视物不明;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则头目晕眩;肝风内动,则目斜视上吊。
养气功调整呼吸后闭目凝神,即道家所谓“垂帘内照”。古文献中有“见杂色伤肝”之说。孔子有非礼毋视之戒,这种闭目凝神是养肝的不二法门。心为肝之子,按医学“实则泻其子”的说法,心火下降即可以平肝,调息后用水升泉底,火降势宫之势,使水升火降则肝气得平,头晕胀满可以减轻。用“嘘”字功疏通肝经之气血也同样平肝气。肝气平则不再克胃土,从而食欲不振、小腹胀满诸症得以消失。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肝得肾阴之濡养,则烦躁去而心情舒畅,体健身轻,达到健身之目的。过去几十年中,我用养气功治肝病,练功一个月食欲增加,胀满减轻;两个月后肝功能好转;半年后全身经络通调,精神焕发,工作如常人。
心居胸中,心包膜护于外,为十二官之主宰。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藏神。
《素问·痿证篇》云: “心主身之血脉。”脉为血之府,是血液通行的隧道。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实质上血与气是不能分离的物质,血离了气就不能运行,心主血脉的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只有心气旺盛,才能使血液在脉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供应周身各组织器官。由于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面部血脉又较为充盈,所以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脉搏的变化和面部色泽的改变反映出来。如心气旺盛,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显得红润而光泽,即所谓“其华在面”。心脏的跳动频率每分钟70次左右,它是心传导系统的自主活动,但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以适应身体的需要。血管是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的,交感神经主收缩,副交感神经主舒张。当呼气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调息时注意呼气,可以加强血管的舒张活动,因此血液流通顺利,给心脏减轻了负担,对心脏的保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高血压型的心脏病,通过血液的顺利运行,能使血压降低,可以改善心脏病的症状。因为患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长久或反复的精神过度紧张与疲劳,或强烈的情绪激动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障碍,从而产生血管系统神经调节的紊乱。高血压病中因肾脏小动脉腔小面引起的缺血是次发性的。动脉粥样硬化,包括主动脉、脑动脉和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各器官中以心脏、脑和肾脏所发生的继发性病变及机能障碍最为显著。由于体循环外周阻力的增高,左心室的负担加重,所以常并发冠状动脉病变,使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量供给,因此,左心室逐渐发生代偿性的肥大,以至最后心力衰竭。
气功锻炼使人抛去一切精神负担,无思无虑使神经得到恢复修养,解除了紧张、疲劳、情绪激动的不良因素,通过呼吸纯任自然,真气畅旺地运行,逐渐冲破血管中的原有障碍,使心肌得到血和氧的供给,所以血压能遂渐下降,心脏能恢复正常。
冠心病患者是因为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第一个分支,供给心肌血液;如果它发生了病变以至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即产生冠状循环障碍,使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因而引起心脏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缺氧,就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
气功锻炼,一方面可以增加气血的流通,缓解其心肌血液供应不足的状况,一方面由于意守丹田,心不外驰,解除其疲劳、兴奋,使高级神经活动得到休养。
肺原性心脏病是因为肺组织或在肺动脉及其分支内原发病变的发展,最后引起右心增大和右心衰竭的一种疾病,也称为肺气肿性心脏病或缺氧性心脏病。其发病的机理是由于肺循环内阻力过高。因为肺泡内压力增加,以及肺泡壁部分小血管闭塞,使肺循环的阻力增加。同时由于肺泡扩张,肺收缩力减弱,肺泡内含气增多,影响肺部氧气的交换,导致动脉血缺氧和血流加快,因而增加心脏负担损害心脏。
气功的锻炼,首先是调息,改善呼吸的功能,经过实践,疗效显著。
风湿性心脏病,由于练气功时热能增加,以及内分泌旺盛,对风湿病确有疗效。即使有心脏瓣膜损害的情况,而以(意为“由于”)真气运行旺盛,心肌功能增强,压力减低,心脏负担减轻,从而加强了心脏的功能。
“心藏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就是对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精、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精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是心所主,可见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有关。《灵枢·本神篇》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这明确指出,接受外来事物而发生思维活动,是由心来完成。所以“心”的气血旺盛,则神志清晰,思考敏锐,精神充沛,如果心血不足,则出现心悸、失眠、多梦、易惊、健忘等症状。若血热扰心,还可以发生昏迷不省人事,心火上炎,心血淤泄,痰迷心窍等一些症状也可出现。练气功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无思无虑,真气流行,随意往复,这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而得到保养。这就是儒家所谓“诚意正心”、“精一执中”、“定而后能静”,“养浩然之气”的真正功夫,也就是《内经》所说,“精神内守”的修养过程。道家所谓“内视”,释家谓之“假想”、“意守丹田”,再加以导引之术,使气血流通畅旺,则心脏病不治而愈。
“舌为心之苗”。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能从舌上反映出来。呼吸时,舌起顶上腭,舌放抵下腭,舌连心,心为火,心火下降,肾水才能上升,水火既济,百病皆消。
脾位于中焦。它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和统血。脾主运化的作用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纳,脾主运化,开窍于口。脾、胃具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的功能。饮食入胃,经过胃气腐熟消磨,其中水谷精微,须由脾来吸收,再将其上输于肺,由肺贯注心脉,转输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内各个组织器官。如果脾气与胃气不健,则消化、吸收、运输之功能失职,就会出现腹胀、腹泻、倦怠消瘦、营养不良的一些症候。
另外脾脏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运输到周身各组织中去,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使体内各个组织既得到水液充分濡润,又不致有水湿潴留,从而维持人体内部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脾脏运化水湿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湿凝聚为痰、为饮;溢于皮肤而为水肿;停于肠道而为泻泄。《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湿水满,皆属于脾”。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又有统摄血液的作用。脾之所以能统摄血液,一方面因为“气为血帅”;另一方面,与脾气主升也有密切关系。因为脾气健旺,上升正常,则血有所统摄,正常运行于脉道之内而不致外溢。如脾气虚弱,失去统摄之权,则血离脉道,而出现便血、吐血、衄血、妇女血崩等一些失血症状。
脾脏能运化水谷之精微,以营养肌肉,所以脾气旺盛,输送营养充足时,则肌肉丰满,四肢矫健,灵活有力。反之,如脾失健运,营养缺乏,必致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所以说: “脾主肌肉。”
人的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旺,则食欲良好,口味正常。若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中乏味。如湿邪困脾,则口发腻而味甜。口为脾窍,口唇也反映出脾主运化水谷功能的盛衰。如脾气健运,肌肉营养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气虚,运化水谷之功能失常,则见消化不良之症状。口唇萎黄或青灰。所以有: “脾开窍于口,其荣在唇”之说。
养气功调息后,舌抵上腭,接好任督二脉,由动作之导引,吸气时意注丹田,气下行引心火之下降,使脾胃的热能增加,则有协助其消化之力。长久练习,胃脘部即有热感,对于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的疾患,有所改善,疗效明显。很多久治不愈的患者,半年后恢复了健康。
汤饵针灸不能收效的胃下垂患者,通过练养气功腹式呼吸,使胃体增加了上浮的力量,胃区热能增添,驱逐了脾胃虚寒之邪气,使脾胃恢复了原有的功能,达到“保健中宫”的理想效果。
《素问·病能论》说: “肺者脏之盖也”,可见肺在脏腑中位置最高。它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等。它的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互为表里。
肺主气,司呼吸,肺脏是人体内外气交换之器官。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氧气),呼出体内之浊气(二氧化碳),吸清呼浊,吐故纳新,维持人体之新陈代谢。
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气道畅通,呼吸自然。如果肺气不足,则出现呼吸无力,或少气不足以息,以及语音低微,身倦无力等气虚的症状。
肺主宣发与肃降。“宣发”就是宣布和发散。由于肺气的推动,使气血津液得以散布全身,内而脏腑经络,外而肌肉、皮毛无处不到。若肺气失宣而壅窒,则出现胸闷、鼻塞、咳吐痰涎。肺气以肃清下降为顺,若失其肃降功能而肺气郁闭或上逆,则出现胸闷喘急。如外邪侵袭,肺气不能宣发,则引起咳嗽、气喘,如痰湿内阻,肺失肃降,也可以引起咳逆、胸满、喉中痰鸣、肺气失宣的症候。所以肺的宣发和肃降,是一而二,二而一,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疾患,不能孤立地对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气通于肺”,指出肺主呼吸之大用。
肺属金,金能生水。古人有“肺为水之源”的说法。
《素问·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这指出肺有促进和维持水液代谢和平衡的作用。这一功能,也是由肺的宣发和肃降完成。人体吸取水谷精微,经肺气的宣发,滋润全身,其代谢多余的水液,通过呼吸、大便排出体外一部分;主要是经过肺气的肃降,使大部分水液下归于肾,再经过肾的气化作用,下入膀胱成为尿排出体外。如果肺气不得清肃,便有碍于下降,可出现胸闷、咳嗽、喘气等肺气上逆之症;同时还会使水液不能下输于膀胱,而出现痰饮、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水液输布障碍的病变。
皮毛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的屏障,肺脏通过它的宣发作用,把水谷精微输布于皮毛,以滋润周身之皮肤、毛发、肌肉。在外邪侵袭时,常由皮毛而犯肺。如果肺气虚弱不能宣发,皮毛失去营养,则出现皮肤憔悴、毛发脱落之现象,且抗病之力弱,最易感冒。
肺开窍于鼻,《灵枢·脉度篇》云: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知香臭矣!”鼻是气体出入的门户,鼻的通气和嗅觉的功能,主要依靠肺气的作用。肺的功能正常,则呼吸畅通,嗅觉灵敏。如果外邪侵入,肺气不宣,则鼻塞流涕,嗅觉失常,肺热壅阻,则鼻翼煽动。
养气功锻炼深呼吸,有节律地进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工作。因为注意呼气,加强了肺泡的收缩力,对排除二氧化碳起到帮助作用。肺内存留的气体越少,肺内压就越低,通过深长的呼吸,就可以摄取更多的新鲜空气,这就是吐故纳新的作用。
当肺呼吸时,皮肤毛窍也在起伏活动,一般人平时并不觉察。所以孔子说: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当养气功练到一定程度,全身皮肤毛窍都在随呼吸而动,所以用功后,会感到遍体通调,气机流畅,好像洗了温水澡一样。这对人体内外气体的交流,起到自然换防的作用。我们把这个呼吸叫做潜呼吸。道家谓之“伐毛”,儒家谓之“通透”。《内功经》云:“气机通透,毛孔全开,上下通调,鸟飞鱼跃”。这时鼻吸微微,若有若无,呼吸匀、细、深、长,肺活动的次数减少了,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从而肺脏得以保养。
同时因为注意呼气,加强肺的收缩,可以帮助肺泡排除痰涎,加强了吐故纳新,不断地获得新生力量。对于肺痨病有较好的效果。临床治疗多年不愈的肺结核,锻炼半年以上恢复正常的病例很多。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正是指其所在的部位而言。它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为生育生殖之源,主骨生髓,主五液以维持代谢的平衡。
气功锻炼,第一步为炼精化气。精究竟是什么呢?精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指男女媾精之精,是人类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男精妇卵);后天之精是指五脏六精的精气,这里精气来源于食物里的精华部分,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必须由后天之精的充养,才能不断发挥其作用。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即为“肾气”。因此,肾精充足则肾气旺盛,精力充沛;肾精不足,则肾气衰弱,精神萎靡。所以在病理上,凡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异常,如小儿发育迟缓,性功能衰弱,女子月经不调和不孕等症,都与肾有密切关系。
肾中阳气主持水液代谢,主要表现为升清降浊的作用。水入于胃,由脾气上输于肺,肺气肃降,则水下流而归于肾。下降于肾的水液,通过肾阳的气化作用,再使清者上升于肺,而散布周身;浊者下输于膀胱排出体外,便维持了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在正常情况下,肾阴和肾阳在人体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肾阳的气化适度,尿液的排泄则正常。如果肾阳不足,气化无数,会出现尿少而水肿,若阴虚阳亢,气化过盛,则出现尿量过多之下消症或尿崩。
肾主纳气。是说人的呼吸由肺所主,吸入之气,必须下纳于肾。所以人体呼吸,必须在肾气充沛之下,才能使肺脏的气通畅,呼吸均匀。如果肾虚,根本不固,吸入之气不能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呼吸困难而喘急。
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因此肾精充足,则骨髓的生化有源,骨骼得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实有力。如肾精虚少,此源不足,骨骼失其营养则发生骨软无力,腰背佝偻之疾病。
肾开窍于耳,是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的精气充养,肾的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灵枢·脉度篇》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如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或听力减退等。
养气功由于任督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则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正如《内经》云: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练习既久则神气足而身体轻捷,耳鸣止,齿变坚,月经不调者可痊,阳痿不举者可愈。肾水充而肝木荣,慢性肝炎也会有明显好转而渐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