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功为一般养生者大同小异万法归宗之妙谛,宋儒理学派提倡静坐,说是涵养性中天,周、程、朱、张以及邵康节都是在静坐上验功夫。程颐闭目静坐,杨时不敢进门惊扰,站在门外等着老师收功。天下大雪,杨时立在雪中,等程颐收功时,门外雪盈尺许。所以学术史上有程门立雪的掌故,杨时成为宋代大儒,其尊师学道之诚为后世楷模。
释家有坐禅法要,道家静坐修行载于许多典籍中,如《周易参同契》、《性命圭旨》、《性理大全》、《太上道法经》、《大成捷要》、《盘山语录》、《太清观天经》等。释道两家为出世之人,其环境与儒家不同,他们采取五心朝天、子午合十等坐法,比较难,一般人不必如此,只要在蒲团或床上坐稳,舒适自然,使大气运行于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之中,无阻碍淤滞之处,则疾病不生,从而获得益寿延年之效。
坐在凳子或床边上,其高度以大腿放平,小腿与其垂直,舒适自然为宜。两腿分开,宽与肩同,两脚踏地,两手置于鹤顶穴之上。另外还有一种姿式,两手放在肚脐下,掌心朝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右手在下),使心火下降。还可以两腿稍向前伸,左脚放在右脚面上 ,如Figure 7.1, “坐功的自由式”所示。
总之以舒适自然不加勉强为原则。道法自然,率性之谓道。
坐在蒲团或床上均可,将左腿屈膝放在右腿之上,右腿压左足,左腿压右足。上身自然端正,头顶天如泰山压顶,舌抵上颚,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目视鼻端。如朱熹所云:“鼻端有白,我自观之。”心住灵台,神不外驰。张静虚云: “神一出即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曹真人云:“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明代儒医李中梓很重视这两个人的说法。实际上这就是静坐收心法。孟子一再强调“求放心”。苏东坡闭气法、唐代柳宗元等所谓服气法,都是在定静中下功夫。苏东坡为了收心入静教人数息,数至数千,气息微微若有若无,方得静中之兴趣。我幼年习静坐有咒语,假神仙以正人心,普照老人告我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是以一念代万念、精神集中、排除杂念之方法 ,如Figure 7.2, “坐功的盘膝式”所示。
静坐功有意守之说。有的说守上丹田,两眉中间,谓之玄关,也叫天心。有的说守中丹田,脐下一寸三分或三寸,有的说守肚脐,谓之空窍,也叫祖窍。有的说守外景,也有的说守涌泉或会阴,名之为下丹田。其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守什么都可以,这都是一种设想、止观、收心入静的方法,其归根是一,其终结是无,了解为空。儒家谓之至善,各是其是则可,是己非人则非。